close

 

MoneyBallMoviePoster.jpg

最近魔球這部電影很紅,剛好又是超級帥哥布萊德彼特主演,

可惜還沒能看電影,只能跟大家分享原著小說裡面的大概精華和觀點和一些自己的看法。

此書作者為Michal Lewis,並不是本書主角Billy Beane,常常有人會搞混。

 

劇情主軸:

Money Ball (魔球、錢球)的故事主要是在講運動家隊如何在預算有限的(全聯盟倒數第二)

的情況,卻能下打出很好的成績,甚至在2002年終取得破紀錄的20連勝。

 

主角 Billy Beane :

本書一開始先介紹Billy Beane的球員生涯,Billy在高中時即是個天才球員,

在高中畢業時即有許多球團捧著大筆簽約金挖他入隊,他本身雖然想先讀大學,

但最後還是經不起金錢的誘惑提早進入職業。

頂著眾人注目的眼光下,他的球員生涯卻不順遂,在比賽時常常會因為想太多

而無法發揮出正常實力,他心中當時就認定了他就是屬於不適合打職業棒球的人,

在一直無法打出成績的情況下,他決定直接放棄球員身分而直接當球探,

最後則輾轉當上了運動家隊經理。


Billy Beane 的經營哲學:

Billy 根據棒球統計學大師 Bill James 的理念來實行

他的有效率經營球團的方法,所以這邊要先扯清的就是書中很多地方所提到的概念,

其實都是1985年時從Bill James開始後所提出來的,

但是直到Billy 為止都沒人真正的拿來運用在MLB。

Billy遵守的原則:

(1) 從不選高中球員,及品行不好的球員

    (會有心智不成熟的風險,也是避免選到年輕的自己) ,

    Billy從數據和經驗中,深信球員的某些能力是天生的,例如選球能力,

    所以選秀只選大學球員,大學球員都有大量的大學比賽成績可以觀察,

    藉此可以判斷球員的特性是否屬和球隊所需要的

   (這邊就是統計學的概念,樣本數大,信賴區間就小,也就越精確)。

 

(2) 極重視OBP,選野手最重視其OBP,跑得慢,守備差都沒關係,但OBP不能低,

    有人會看OPS (OBP +SLG)來判斷球員的打擊能力 ,

    但Billy認為OBP 的重要性是3倍的SLG。

 

(3) 不愛盜壘戰術,甚至可以說從來不執行盜壘戰術,不管你的腳程快不快,

     Billy就是不希望你跑,Billy認為盜壘失敗是對攻擊很大的損傷,

     據數據上說盜壘成功率沒有70%以上,對攻擊就是種傷害。

 

(4) 只重視數據,Billy重視數據的程度到他認為根本不需要球探,

     只需要從電腦裡根據數據選出所需要的球員就好,也因如此,他從不重視身材,

     管你多胖多矮,只要數據好,就是個寶,甚至他更喜歡大家都這樣,

     因為就不會有人跟他搶寶了,例如 Jeremy Brown


(5) 也是 Billy 最厲害的地方,就是他天生就具有王牌銷售員的口才,

      所以常常能用極低的代價換到其所需要的球員。另外就是當球員一紅時就趕快賣掉,

      以降低團隊薪資並減少過多的不必要開銷並獲取選秀權

      (花大錢簽個超強的明星球員對 成績/成本 來說並不有效率)

      所以當Johny Damon , Jason Giamby 2001年打出成績時,

       2002年就賣光光囉。

       此外還有一個觀點就是他認為closer是容易替代的,

      所以花大錢挖closer也是個CP值低的做法,

      其實到大家常常也可以發現到每年都會有些不錯的便宜closer,

      例如今年新人王的Craig Kimbrel。

 

這本書後面也強調了季後賽制度是個極度強調運氣的制度,因為五戰三勝或七戰四勝就要決生死,

我想這也是為什麼MLB每年的冠軍總是這麼難猜的原因。

另外本書一直提到對比運動家的洋基,難道我們要把他歸類為經營失敗的球隊嗎?

其實並不然,洋基雖然花的錢多,但其實也是賺的最多的球隊,所以比裡子完全不會輸,

而且勝場數也不會少,但這是有錢球隊才可能的玩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asiseal 的頭像
    wasiseal

    Seal 生活大小事

    wasise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